首页>>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题目的划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题目的划定

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题目的划定》已于2014年4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讯委员会第1613次会议通过,现予宣布,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6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题目的划定 

(2014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讯委员会第1613次会议通过)



为准确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工伤保险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划定,结合行政审讯实际,制定本划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第十六条第(二)项“醉酒或者吸毒”和第十六条第(三)项“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时,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结论性意见的除外。

前述法律文书不存在或者内容不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就前款事实作出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提供的相关证据依法进行审查。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故意犯罪”的认定,应当以刑事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讯机关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结论性意见为依据。

第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后,发现原告或者第三人在提起行政诉讼前已经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中止行政案件的审理。

第三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分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三)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职工因工伤亡的,指派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四)用工单位违背法律法规划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天然人,该组织或者天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五)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职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前款第(四)、(五)项明确的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有权向相关组织、单位和个人追偿。

第四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分认定下列情形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没有证据证实长短工作原因导致的;

(二)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流动受到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公道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

(四)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公道区域内受到伤害的。

第五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分认定下列情形为“因工外出期间”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流动期间;

(二)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或者开会期间;

(三)职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流动期间。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与工作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开会无关的个人流动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分不认定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六条 对社会保险行政部分认定下列情形为“上放工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公道时间内来回于工作地与住所地、常常栖身地、单位宿舍的公道路线的上放工途中;

(二)在公道时间内来回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栖身地的公道路线的上放工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糊口所需要的流动,且在公道时间和公道路线的上放工途中;

(四)在公道时间内其他公道路线的上放工途中。

第七条 因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支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支属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三)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四)社会保险行政部分登记轨制不完善;

(五)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第八条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分以职工或者其近支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已经作出工伤认定,职工或者其近支属未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尚未获得民事赔偿,起诉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职工或者其近支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经支付的医疗用度除外。

第九条 因工伤认定申请人或者用人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导致工伤认定错误的,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可以在诉讼中依法予以更正。

工伤认定依法更正后,原告不申请撤诉,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在作出原工伤认定时有过错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确认违法;社会保险行政部分无过错的,人民法院可以驳回原告诉讼哀求。

第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颁布的司法解释与本划定不一致的,以本划定为准。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