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工伤事故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江苏南京警方破获超 2000 万元保险诈骗案

时间:2025-07-03 19:11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长安律师获悉

一场意外的工伤事件,一份赔偿协议,背后竟然隐藏着一条黑幕重重的不法产业链。原本旨在维护劳动者及用人单位权益的雇主责任保险,却不幸落入精心策划的欺诈圈套。本应缓解职工家庭后顾之忧、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安全保障,却变成了某些人谋取私利的手段。本期节目将聚焦江苏南京警方成功侦破的一起保险欺诈案件,该案涉案金额高达2000万元以上。那么骗保团伙是如何作案的,来看江苏刘先生的遭遇。

父亲因工伤离世

“保险公司”给家属91万理赔款

刘先生的父亲供职于江苏扬州的一家工厂,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船只上管道的维修和安装。某天傍晚时分,刘先生意外地接到一位同事的电话,告知他父亲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刘先生家属表示,他们当时确实向老板询问了具体医院,但对方只是含糊其辞地提到是在抢救室。最终,他们被一直等到晚上12点,老板才告知他们,人已经在殡仪馆了。

刘先生的父亲在作业过程中遭遇不幸,构成工伤。然而,由于刘先生的父亲并非该单位的正式员工,而是外聘人员,幸运的是,在刘先生父亲入职之前,其工作单位出资委托第三方保险公司为其投保了雇主责任险。当刘先生与父亲的工作单位商讨赔偿问题时,两名自称为“保险公司”的代表提出了一项“一揽子”赔偿协议。

刘先生的家属表示:他当场出示了一份清单,清单上涵盖了所有的丧葬费用、管理费用、精神抚慰金以及死亡补助金,随后便与我们进行了沟通。

双方就赔偿的具体项目和计算的具体标准等具体事宜进行了频繁的交流,经过数日的深入讨论,最终双方意见达成了一致。

家属刘先生表示:最终我们成功商定了九十一万元作为金额,所有需要签字的地方都已签署,相应盖章的部分也已完成,合同因此正式生效。

原本以为此事已经画上句号,却未料到,到了2024年4月,南京警方特地奔赴扬州,对他进行了探访,目的是为了弄清几年前那起事故的赔偿问题。

家属刘先生表示,我们刚刚得知他们从保险公司获得了130万元赔偿,而分给我的却是91万元。

130万理赔款变91万

背后是假“保险公司”从中抽钱

原本应当发放的130万元工伤赔偿金,怎么就缩减成了91万元?民警在理赔案结案数年后意外联系上了当事人刘先生,这让刘先生感到十分困惑,随后又震惊不已:那39万元的差额究竟是谁所取?当时与他商谈赔偿事宜的,真的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吗?

想要解开这种种疑问,还要从南京警方办理的另一起案件说起。

南京警方当时正处理一宗保险欺诈案件,而涉案的企业,正是刘先生与其父亲赔偿事宜协商双方所属的公司。该公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保险公司,而是一家专业从事第三方安全管理的机构。这家公司之所以引起警方的注意,得追溯到一封举报信。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侦大队的民警蒋校逸表示,去年四月,我们部门接到辖区一家保险公司递交的报案材料。该公司反映,他们收到了一封未署名的举报信,信中指控南通的一家企业涉嫌进行保险诈骗。于是,我们便向该公司详细询问了诈骗的具体类型,他们随后告知我们,这起诈骗涉及的是雇主责任险。

雇主责任险究竟是什么?它是由保险公司向雇佣单位支付的一种保障,用以弥补雇佣单位因赔偿工伤或死亡员工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吴明森表示,企业购买雇主责任险,本质上是对员工的一种安全保障。一旦员工遭遇工伤或死亡事故,他们可以迅速获得赔偿。此外,这种保险也为雇主提供了保护,雇主只需支付较少的保费,在事故发生时,对员工的赔偿将由保险公司承担。

出险率高 起初保险公司并未起疑

保险公司员工指出,自该第三方安全管理公司购买雇主责任险的初始年份开始,其事故发生率便显著偏高;然而,鉴于投保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性,保险公司并未对此产生怀疑。

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只能推测所承保的险种事故发生率可能较高。这是因为各个行业的特点各异,例如某些造船厂专注于钢丝绳和钢结构的生产,还有木材加工、纺织等行业,它们均属于高风险领域,因此其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公司投保4年 赔付率高达400%

自那时起,该保险公司连续四年每年都见证了工伤人数的持续上升,且受伤者的伤情普遍严重。在此期间,该公司的赔付比例一度攀升至400%,这一数字显著高于常规保险产品的赔付比例。

保险公司高层表示,在查勘这些理赔案例时,我们发现每一笔赔付金额都触及了最高限额。通常情况下,某些险种的赔付比例应在80%至90%之间,而某些较为特殊的险种,其赔付比例甚至可能达到100%或110%。然而,像这种赔付金额远超正常范围的险种实际上并不多见。

截扣理赔款 重复买保险 骗保手段花样多

保险公司接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举报人用鲜艳的红色字体指出该安全管理公司涉嫌进行保险欺诈,具体手段包括截留理赔款项和通过重复购买保险的方式非法获取保险金。结合该投保公司出现的诸多异常情况,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随即着手对这家公司投保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审查。

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回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无法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的困境,而我们所获取的理赔资料中显示的电话号码明显有误。因此,我们开始质疑,这些案件是否都存在问题。

故意输错电话号码 让理赔人“失联”

故意拨错电话号码,导致无法联系到理赔人员,保险公司察觉到其中必有蹊跷,遂向警方报案。警方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这家安全管理公司为全国各地的上万名工人办理了保险,并为其购买了保险,然而公司员工仅有五人,其经营规模与账户上的资金流动量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符。紧接着,警方对负责收款的员工账户进行了核实。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侦大队民警蒋校逸表示,他们首先从保险公司获取了该公司的全部理赔信息。在分析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工人们实际收到的理赔金额远低于公司向保险公司申报的索赔金额,并且这个差距相当显著。

那么,这些遭遇意外的工人家庭究竟获得了保险公司多少赔偿金?为了更深入地查清事实,民警们四处搜寻工人们及其家人的下落。

经过调查,发现刘先生当时所获得的父亲遗产赔偿及各类补偿总额达到了91万元,然而,该安全管理公司从保险公司那里获得的理赔金额却远超此数。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侦大队的民警蒋校逸指出,这家企业通过向多家保险公司多次提出索赔,总共获得了130万元的赔偿,仅利用刘先生的父亲这一起事故,就非法获利超过30万元。

刘先生的经历并非孤立现象,警方在深入调查后,发现还有不少工人家庭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蒋校逸,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侦大队的民警表示:受害者名叫徐某,事发时在柳州某工地担任切割工。在操作过程中,他不幸将左手的小指严重锯伤,最终不得不截肢。然而,涉事公司仅赔偿了他2.8万元。但他在协议和收条上签署的金额却是12.8万元,两者相差高达10万元。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吴明森表示,实际上,从事高危行业的工人在遭遇工伤事故后,所受伤害极为严重。有些工人甚至失去了劳动能力,未来的生活失去了经济支柱。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理应获得一笔相对较高的赔偿金,以确保其后续生活。然而,他们应得的赔偿并未得到。

压低赔偿价格 赚取差价

警方调查揭示,涉案公司一方面向保险公司提升赔偿金额,另一方面又假扮成保险公司职员,对真正受伤的工友降低赔偿数额,其目的在于谋取更大的差价。偶尔,该公司还会对职工隐瞒所购保险的具体种类。

蒋校逸,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侦大队的民警表示:邵先生在扬州的一家船厂任职时,不幸遭遇了钢丝飞溅至眼球的意外,这一事故最终导致了他的失明,眼球不得不被完全摘除。事实上,涉事公司为他投保了两份保险,分别是雇主责任险和团体意外险,两份保险的赔偿总额分别为15万元和32万元。邵先生只获得了32万元,另外15万元就被涉案公司拿走了。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这家涉案企业涉嫌实施保险欺诈活动,次数之多可能超过百次,且此类欺诈行为在全国多个地区均有发生。

蒋校逸,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侦大队的民警表示:这家公司首先在保险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其次对保险诈骗的各个环节也了如指掌。虽然表面上它是一家中介机构,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结构严谨的犯罪集团,专门从事保险欺诈活动。

去年九月,南京警方携手南通、合肥等地的公安力量,成功拘捕了11名涉案人员,其中主犯陆某亦在列,同时,他们还缴获了保险合同、理赔记录、财务流水账等相关证据资料。

“中间商”如何实现“两头骗”?

这类案件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所谓的“两头骗”。在这类案件中,保险公司与工人之间上演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欺诈戏码。涉案公司一方面对保险公司虚报理赔金额,另一方面则竭力降低对工人的赔偿数额,通过这种手段获取了巨大的非法利润。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巧妙地隐藏真相,使得保险公司和工人在数年间都未能察觉到其中的猫腻呢?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交代了他们的骗保全过程。

成立公司 主动承揽保险代买代赔业务

经过调查,发现主要罪犯陆某于2009年在江苏南通创设了该安全管理企业,该企业主要面向建筑、制造等高风险用工领域,提供安全培训、安全管理等系列服务。在那个时期,部分用工单位甚至将外包人员保险购买、理赔等事宜,完全委托给了陆某的公司处理。

该公司的业务重心逐步转移至保险代理购买、赔偿等中介服务领域。陆某亲自担任对接工作,负责为钢筋工、钳工、装配工以及高空作业人员等高风险职业人员承揽雇主责任险的购买业务。同时,为了规避意外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各种复杂情况,用人单位也倾向于将此类业务委托给陆某的公司处理。

犯罪嫌疑人 陆某:用人单位期望我们能把它钱赔掉,省心。

冒充保险公司人员与家属协商理赔

陆某除了察觉到陆某公司应支付的中介费用之外,还发现对接过程中存在更多可获利之处。一旦发生意外,工人遭遇工伤或不幸去世,陆某等人便会假扮成保险公司代表,直接与受伤工人或其家属商谈赔偿问题。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经侦大队民警王永金表示,首先需对受害者家属进行压制,以降低他们的心理预期。然而,在与涉案企业和保险公司沟通时,他会强调情况的严重性,指出需要住院治疗,并涉及各种费用。

在协商赔偿过程中,该团伙会利用对方迫切希望获得赔偿的心理,诱导工人或其亲属签署超出实际应得金额的赔偿协议,甚至故意在协议中留下金额等关键信息空白,待后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伤者家属傅先生表示,他的父亲告知,银行卡已被盗取,紧接着便发生了开具收据、签署姓名的环节,而那些空白纸张也被他们取走了。

警方调查发现,该犯罪团伙还采取撤销转账、虚构截图等伎俩,获取那些并未真实发生的支付凭证,并将这些凭证用作理赔的依据。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王伟指出,雇主责任险的受保对象可能并不清楚该险种的保障范围和赔偿额度,甚至对索赔程序也不甚了解。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受伤员工因信息不对称或信息滞后,其部分保险赔偿金被截留。

在多地开设公司 逐渐规模化职业化

陆某等人将公司业务拓展至合肥、上海、天津等多个城市,持续模仿原有的犯罪手法。该公司内部设有三个行政部门:信息部、理赔部和财务部。信息部专门搜集那些高风险用工企业的员工信息,理赔部则负责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而财务部则负责将赔偿金转入伤者账户,并处理与保险公司的款项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演变成一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犯罪集团。

南京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第一侦察大队的教导员张熙指出,这些人的作案手段相当隐秘,他们利用第三方企业的包装手段伪造劳动合同,颠倒工伤事故发生的时间顺序,甚至对工伤的认定进行夸大,以此来骗取保险公司的保险金。此外,还有一些中介机构,甚至有部分人员曾在保险公司工作过。

目前,陆某等五名主要嫌疑人已被移交给检察机关进行审查和起诉,案件的处理工作正在持续进行。警方提示,一旦察觉到有关雇主责任险欺诈或者其他保险欺诈的犯罪行为,请立即向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进行举报。

张熙,南京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第一侦察大队的教导员指出,首先,务必迅速察觉不寻常之处。一旦雇主要求你签署无具体内容的劳动合同,或是处理工伤或医疗事故的认定,你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其次,务必妥善保管相关证据。对于劳动合同以及工伤认定等文件,你必须亲自妥善保存,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坚决拒绝参与任何诈骗活动。若雇主要求你加入其责任险欺诈行为,务必果断拒绝并加以制止。

(央视网)

长安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