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以案说法>>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视频会员自动续费是否合法?浦东法院发布白皮书及典型案例

时间:2024-10-16 02:01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长安律师获悉

新民晚报讯(记者宋宁华)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视频应用等注册会员后,到期后在不知不觉中被“按会员收费”。这合法吗?

值“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今天,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审判情况和典型案例白皮书。案例。

图片说明:浦东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审判工作及典型案例白皮书。浦东法院提供(下同)

“成为会员”合法吗?

原告黄先生(化名)在2021年8月订购某公司视频APP的钻石年会员时,勾选了连续包年选项。第二年,该视频APP就从黄先生的账户中扣除了155元的费用。下一年的会员费基于连续年度协议。发现扣款后,黄先生提出疑问,但该公司表示不同意退款。原告起诉该公司诈骗,要求退款155元,赔偿资金占用费1元,并赔偿诈骗惩罚性赔偿500元。

法院查明,在自动续费前10天,被告通过“某视频”App站内消息以及原告的注册账号向原告发出“近期将自动续费”的提醒。手机号码,不刻意隐瞒。现场短信虽发送成功,但原告未查看,后台系统显示短信未发送成功,被告也未再次发送。另外,要查看网站上的消息,用户需要登录自己的帐户,点击进入网站消息界面,在众多消息中找到一条特定的消息,然后单击查看。

法院经审理认为:《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通过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显着方式引起消费者注意;五自动续费日期前的天数等,由消费者选择。基于法院对网站消息查看方式的论证以及网站消息中存在大量广告的事实,要求作为用户的消费者定期查看网站消息超出了普通消费者一般注意义务的限度。这种提醒方式不能算有什么意义。

在短信系统明确显示消息未发送成功的情况下,被告在原告投诉后既没有二次发送,也没有及时核实反馈情况,不符合《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双方之间的用户协议。被告主动返还原告155元后,法院判决支持原告赔偿资金使用费1元的请求。

当天,浦东法院发布了10起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涉及密室逃脱、医疗美容、婚介服务、会员续费、车辆租赁等多个领域。 “今天公布的案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浦东新区政协委员、上海韩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方静表示,本案中,医疗美容机构没有取得相应诊疗资质的批复,未经备案进行血液治疗。法院从维护公众健康安全、树立正确社会价值取向的角度出发,依法认定涉案医疗服务合同无效。这不仅引导医美消费者提高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也有助于医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司法指导。

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毛海波表示,这些案件体现了法院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鲜明态度和工作成效,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参考。今后对类似案件的审理。

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当天发布的消费者维权审判白皮书显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浦东法院共受理消费者维权案件16932件,审结16437件。从案件起因来看,服务合同纠纷和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数量最多,占35%;销售合同纠纷其次,占26%。

白皮书分析,随着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消费者质量要求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维权案件呈现数量增长快、类型分布广、占比高等特点。调解、撤诉增多,利益相关者集体诉讼增多。

浦东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郑天一表示,近年来,新消费领域、新消费模式相继出现,给司法审判带来新挑战。浦东发布的白皮书对网络消费、新兴零售消费、文体旅游消费、跨境电商消费等案例进行了类似案例分析。面对这些新领域案件的特点和审判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白皮书还从消费者风险、业务合规、管理监督、协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塘桥街道龙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万天杰表示,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浦东法院发布白皮书和典型案例消费者权益保护审判案件。体现了浦东法院依法履行司法职能,积极回应民生问题,着力提高消费维权纠纷处理效能。同时,浦东法院精准对接浦东国际消费中心建设需求,不断创新司法服务措施,有利于提振消费者信心,为营造高水平、法治化消费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支撑。

长安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