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 版)发布,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东莞长安律师获悉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版)》
2023年3月3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建设指南》)
随着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化、标准化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加强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和规范的顶层设计,全面推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制定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了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和规范。 《建设指南》指导相关标准的制定。
《建设指南》主要从基础通用性、生产更新、应用服务、质量检验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化工作提供原则指导,推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和地理信息与汽车融合、信息通信、电子等、交通、信息安全、密码学等行业领域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提出分阶段、及时开展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汽车驾驶自动化应用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的编制主要围绕统筹发展与安全、协调产业领域优势、推动跨领域融合、兼顾国际标准对接四个方面,确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基础上,保障底线,整体推广新产品,发展新业态。
《建设指南》结合行业需求和行业特点,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和应用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的建立,为高效填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空白提供了明确指导,有利于保障自动驾驶产业的技术安全,促进自动驾驶产业健康合规发展。
更多关于《建设指南》的评论,请参阅我们撰写的文章(《君发评述丨鹏程万里展“图”——简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版)》》, 《俊发力法律评论》,2023年3月31日)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2023年3月28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见《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于2023年4月4日印发《关于开展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审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地图审查通知》》》)积极组织开展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含高辅地图)地图审查工作。
《指导意见》在充分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和北京市高水平自动驾驶工作方案,积极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创新发展。 《指导意见》从测绘活动主体、试点单位职责、数据在线传输、探索地图审核方法、完善标准体系等方面规范了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审核工作。
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发展的重要基础,高精地图的技术进程将极大影响行业整体发展速度。由于地理测绘等信息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新技术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受到监管和政策层面的审查机制和保密监管的制约。对于行业参与者来说,相比于详细全面的指导标准,更迫切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启动”信号。 《指导意见》特别是《地图审查通知》的发布,为正式推动北京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发展走上跑道,起到了这样的作用。相信随着地图审查工作的正式启动、行业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以及即将出台并逐步完善的国家标准体系,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的发展也将迎来机遇。一个新的阶段。
更多关于《指导意见》的评论,请参阅我们撰写的文章(《君合法评丨探索地图审查模式——北京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试点》、《君合法评》 ,2023 年 4 月 19 日)
《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2023年8月7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新修订的《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江苏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自2003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和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颁布以来,作为道路交通管理的上位法规,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行车安全发挥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安全。
当时,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投入实际商业应用。然而,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升级和迭代,现有基于载人驾驶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自动驾驶发展和应用的需求。业界要求出台配套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呼声日益强烈。此次《江苏条例》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了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和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职责,规范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上路使用等事项。
《江苏条例》对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和全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分类管理。同时,《江苏条例》还明确了应急措施、数据管理、责任承担等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从国家层面来看,上述问题也是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道路运输领域的新发展伴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需要统一的、可操作的立法来引导、规范和保障。但在作为上位法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尚未修改、自动驾驶领域相关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基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地方性法规制定交通安全法。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少量的调整,无法做出突破性的规定。因此,为适应和促进自动驾驶的应用和发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修订刻不容缓。我们也将持续关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进程。
更多关于《江苏条例》的评论,请看我们写的文章(《君和法评丨《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自动驾驶相关新规定》,《君和法评》,2023年8月23日)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道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3年1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及道路准入试点工作》(《关于准入试点的通知》)。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于2022年11月2日起草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道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意见征集过程中,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各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提出修改意见。君合是国内最早从事自动驾驶法律服务的专业机构之一。基于在汽车及自动驾驶领域法律服务的丰富积累和经验,君合也从法律专业角度提出了众多修改建议,大部分内容已获得通过。主管机关批准并通过。经过近一年的征求意见,《试点准入通知》正式下发,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正式进入试点准入、道路准入的新阶段。
《关于准入试点的通知》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和用户组成联合体提出申请,须经运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最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对申报方案进行初审,决定联合体参与试点。 《关于准入试点的通知》对产品准入试点、上路试点、暂停和退出试点、评估调整等流程进行了具体规定。
随着近年来技术的不断积累和迭代,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果。但在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此前国内的发展方式主要采取地方政府探索出台地方性法规试点的方式。此次《关于准入试点的通知》的发布,可以说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具有较高水平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道路准入做出统一规定。这对于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和管理体系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相信在《关于准入试点的通知》的指导和规范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将步入新的快车道。
更多关于《关于开展交通道路通行试点的通知》的评论,请参阅我们撰写的文章(《军发评论丨交通道路通行指南正式发布!——简评《关于开展交通道路通行试点工作》智能网联汽车准入》《通知》,《君合法评》,2023年12月7日)
《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服务指南(试行)》
2023年12月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服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服务指南》)。
《试点通知》发布短短一个月时间,从明确规范L3/L4级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到具体规范自动驾驶汽车商业运营要求,国家主管部门纷纷出台自动驾驶商业化政策。多方位的运营支撑和保障,标志着适合自动驾驶发展的监管体系加快构建。
《服务指南》共分八个部分,从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应用场景、自动驾驶交通运营商、交通车辆、人员配备、安全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服务指南》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适用场景,即使用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使用的各类道路上从事城市公交、有轨电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道路客运等业务。社会机动车交通。交通运输业务和道路货物运输业务,明确自动驾驶汽车是指国家标准《自动驾驶自动化分类》中规定的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泛指L3、L4和L5级自动驾驶汽车。
虽然总体脉络和结构延续了《指南草案》,但《服务指南》也有一些亮点新规则,比如安全员部署要求、安全告知要求等,这些规定将有助于保障运营安全和交通安全。
对于自动驾驶行业参与者来说,《服务指引》无疑释放了积极信号,为自动驾驶行业良好有序发展提供了清晰细致的指导。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行立法的相对不足。滞后可能产生的潜在政策和监管风险。
更多关于《服务指南》的评论,请参阅我们撰写的文章(《君合法评述丨安全第一,创新驱动——《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服务指南(试行)》简评》、《君合法》评论”,2023 年 12 月 19 日)
三、结论
相比投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大幅降温,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仍将十分活跃,这也符合自动驾驶企业在商用和商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技术领域。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制度规范的支持。总体来看,2023年一系列法规、政策、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将进一步为企业提供更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尤其是更高级别自动驾驶产品的准入以及道路交通试点政策的正式实施,可以说是2023年自动驾驶领域立法的一大亮点。
此外,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提升以及高水平自动驾驶产品的逐步应用,数据采集需求的扩大必然面临更加严格的合规监管。以北京为例,2023年出台了多项关于数据采集合规、高精度地图绘制审核的规则和指南,在全区率先探索立法。
展望2024年,随着国家整体数据安全保护和合规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地方试点经验的积累,自动驾驶领域更高层次的立法活动将逐步启动,相关监管措施也将逐步落地。更清晰。它将帮助公众更加顺畅、安全地享受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创新体验。
长安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