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知识产权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东莞长安律师获悉
经济观察网记者 沉怡然:当前形势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着怎样的知识产权困境?如何保护自己并避免相关纠纷?
对此,北京芯视界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视界”)创始人丁克12月14日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知识产权集成电路企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专利、商业秘密和布图设计等方面,其中专利纠纷是集成电路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知识产权纠纷。
这三类知识产权问题分别涉及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侵犯专利权、布图设计权涉及民事责任,侵犯商业秘密涉及刑事责任。丁克认为,知识产权相关问题是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中国企业应积极培养应对能力。
专利纠纷
丁科所在的芯视科技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依托自主研发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提供集成电路分析服务和设计服务的企业。对于专利纠纷,丁科举了一个例子。一家集成电路公司为将产品推向市场付出了多年的努力。随着市场份额逐渐提高,某国外公司发来律师函,声称该产品侵犯了对方专利,并出示了相关侵权证据。该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对方损失2000万元。
在集成电路的任何领域,可能涉及到数以万计的专利,而做产品的公司不太可能完全绕开别人的专利。在集成电路产业发达的地区,专利“攻防”已成为企业之间的常规竞争手段。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积极应对专利纠纷呢?
丁克表示,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内控体系,通过专利检索和研究,从源头上避免侵犯他人专利。企业在遇到对方专利诉讼时,通常可以采取两种应对方式:一是专利侵权反诉,二是专利无效反诉。
专利侵权反诉是指拿对方的产品进行分析,获取侵犯自己专利的证据,然后提出反诉。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双方协商和解,关键是找到对方侵权的证据。如果暂时找不到此类证据,可以采取另一种应对策略:专利无效反诉。
专利无效反诉非常有效。专利应当符合法定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如果能够证明对方的专利不符合这些法定条件,则该专利无效。只要在专利申请日之前的产品中发现现有的电路结构,就可以证明其不具备“新颖性”,专利就会无效。集成电路领域的各种产品数量众多,不难找到无效证据。
侵犯商业秘密
第二种情况是侵犯商业秘密。避免侵犯商业秘密在未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丁克表示,商业秘密涵盖了公司的技术、运营、客户等多种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保护技术最重要的方式。通常所说的“非专利技术”是一种商业秘密。与“公开技术细节以换取独家保护”的专利不同,商业秘密不公开。
丁克举了一个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的典型案例。 A集成电路公司历时4年多、投入8000万元研发的一款产品终于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此时,其核心技术人员辞职,去了竞争对手B公司。B公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推出了相同功能的产品,并通过价格战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A公司使用B公司的产品进行分析,发现布局与自己的一模一样。本案中,B公司涉嫌侵犯A公司商业秘密。
丁克表示,侵犯布图设计权或专利权最多会涉及民事责任,而侵犯商业秘密则会涉及刑事责任。侵犯商业秘密的最大因素是人才流动。很多时候,技术人员跳槽时都会带着公司资料;企业主也喜欢直接招聘“技术”团队。集成电路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引进的合规管理。
那么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业秘密呢?
丁克表示,逆向工程是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常见的抗辩手段。如果企业能够证明该技术是通过自主研发或者逆向工程获得的,则不构成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目前,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各国法律都规定逆向工程是商业秘密的合法来源。
逆向工程的合法性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指集成电路中至少一个为有源器件的两个或多个元件以及部分或全部互连线的三维构型,或者为制造集成电路而准备的上述三维构型。简单来说,布局设计可以理解为集成电路的布局。
丁克举了一个布图设计的典型案例:A企业用三年半的时间开发出集成电路产品P1,并推向市场,取得商业成功。 B公司购买了P1的样品,通过逆向工程得到了P1的电路原理图,并在一年半的时间内生产出了新的芯片P2。该芯片与P1完全兼容。通过优化布局,降低了制造成本。 P2自上市以来已占据1/3的市场份额。
丁克表示,本案的逆向工程是法律允许的。 1984年,美国通过了《半导体芯片保护法》。美国众议院立法委员会明确支持逆向工程:拍摄别人芯片的照片,分析芯片的功能,然后设计出电气和物理性能指标与原芯片完全兼容的新芯片。这种逆向工程实践促进了公平竞争。
2001年,我国颁布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其中也对逆向工程的合法性作出了规定。集成电路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实施逆向工程,在重新设计布局过程中避免侵犯他人原有的布局设计。
长安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