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组织管理职责与农药使用限制
东莞长安律师获悉
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管理草原鼠害、病虫害和毒草的防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草原鼠害、病虫害和有毒杂草的监测、预警、调查和防治,组织研究和推广草原综合防治工作。控制方法。
禁止在草原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可能引起二次中毒的农药。
【解读】这篇文章是关于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和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的。
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管理草原鼠害、病虫害和有毒杂草的防治工作。强调,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管理这项工作。这是基于生物灾害的突发性、爆发性、及时性和艰巨性。只有政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才有可能在疫情爆发初期快速应对。预防和治疗它。该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开展草原鼠害、病虫害、毒草监测、预警、调查和防治的具体工作;组织研究推广综合防治办法。目前,我国草原特别是西部草原地区鼠害、病虫害、外来毒草等危害十分严重,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另外,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许多外来物种,如南方的紫茎泽兰和蒿属植物。在新疆巴音郭楞草原,对当地草原植被造成了严重威胁。
第二款为禁止性条款,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可能引起草原二次中毒的农药。这里所说的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可能引起二次中毒的农药,主要是指用于消灭和预防鼠类害虫和外来物种的药物和生物制剂。农业部于2002年颁布第199号公告,公布了禁止使用的剧毒高毒农药类别,包括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剂、二溴乙烷、除草剂、醚类、艾氏剂等17种、狄氏剂、汞制剂、砷和铅、双氯芬酸、氟化铵、甙类、氟化物、氟乙酸钠、氟化硅等。此外还有甲胺磷等不允许使用和限制在蔬菜、水果上使用的农药还宣布了树木、茶叶和中草药。
鼠虫害是我国草原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其种类多、暴发频繁、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它们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加剧草原退化和沙化,限制草原畜牧业发展。行业可持续发展。
老鼠群居、窜出、地下活动,对草原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草原退化等因素影响,草原鼠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我国草原有鼠类80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15种,主要有高原鼠兔、达斡尔鼠兔、喜马拉雅土拨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以及巨沙鼠、长爪沙鼠、经络沙鼠、草原鼢鼠、高原鼢鼠、中华鼢鼠、黄兔尾鼠、松鼠、布什田鼠、草原兔尾鼠等。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11个省(区) 、四川、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据统计,“九五”期间,草原鼠害发生面积21.3亿亩(次),受灾面积13.8亿亩(次)。年均鼠患面积4.26亿亩,受灾面积2.76亿亩。按灾区鲜草平均损失40公斤/亩、0.1元/公斤计算,每年鲜草损失110亿公斤,折合人民币11亿元。 。老鼠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啃食大量牧草、与牲畜争夺食物外,更严重的问题还包括挖洞、起土堆、破坏草原植被等。这不仅减少了草原生产面积和植被覆盖度,而且还严重破坏了草原。这里寸草不生,土壤裸露,黄沙漫漫,完全失去了放牧的价值,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发生,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了生存。在一些鼠患严重的地区和村庄,牧民无法摆脱贫困,被迫搬迁,导致“鼠进人退”和生态难民的出现。据统计,仅四川、青海、甘肃三省就有次生裸地(黑土滩或荒地)9900万亩,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如今,在黄河源头的青藏高原、上游的甘南、若尔盖草原,已经很难看到“蓝天、大田、风吹草、低牛羊”的美景了。到达著名的内蒙古大草原。同时,老鼠还传播人畜共患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和牲畜安全。大多数大鼠物种是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和兔热病等各种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媒介、疫源地和宿主。鼠患的日益严重,鼠传疾病的防治难度加大,直接威胁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害虫突发性强、发展蔓延快、防治难度大,给草原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草原上分布着昆虫600-700种。其中,对草原造成危害的有20余种,主要有东亚飞蝗、中华稻蝗、三叶阔肩黄蜂、三叶草象甲、草地螟、草地毛虫、粘虫、香菜蜻蜓、白刺等。萤火虫。叶甲、宽茎凤叶甲、白刺僧叶蛾、苜蓿叶蛾、苜蓿籽黄蜂、草蝽、黄粉虫、苜蓿斑蚜、叶蝉、巨膜蝽、薯蓣蚜、蝼蛄、金龟子等。 。草原害虫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河北、青海、甘肃、四川、西藏、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等13个省(区)196%的县。昆虫种群密度一般为150-400只/平方米,昆虫孵化区密度高达10000-20000只/平方米。受损程度也在逐年加大。近年来,我国北方草原虫害呈严重上升趋势,已连续四年致灾。据统计,“九五”期间,草原虫害发生面积93亿亩(次),受灾面积5。4亿亩(次),年均虫害发生面积2.2亿亩,受灾面积1.5亿亩。按灾区鲜草平均损失40公斤/亩、0.1元/公斤计算,“九五”期间鲜草损失216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1.6亿元,鲜草年均损失43.2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4.32亿元。草原害虫大多以优质牧草为食,抑制优质牧草的更新复壮,导致草原逐渐退化、沙化。尤其是飞蝗成群迁徙时,常常遮天蔽日,常常吃不剩草,使草原植被裸露在外。甘肃、内蒙古的荒漠、半荒漠草原,虫害连年发生,进一步恶化了荒漠化程度和当地生态环境。同时,草原害虫还传播牧草疾病,有的甚至吸食牲畜的血液,干扰牲畜的正常行为,甚至传播牲畜疾病。
长安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