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时间:2023-12-17  【转载】

第一条 为了加强行业标准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业标准的制定、组织实施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行业标准是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其行政管理职责,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行业标准重点围绕本行业领域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等需求制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应当制定行业标准:


(一)已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


(二)一般性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要求;


(三)跨部门、跨行业的技术要求;


(四)用于约束行政主管部门系统内部的工作要求、管理规范等。


第四条 行业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制定行业标准应当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保证行业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第六条 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并与有关标准协调配套。


禁止在行业标准中规定资质资格、许可认证、审批登记、评比达标、监管主体和职责等事项。


禁止利用行业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第七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导、协调、监督行业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管理工作。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行业标准备案、信息公开等工作。


第八条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行业标准,负责行业标准制定、实施、复审、监督等管理工作,依法将批准发布的行业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行业标准代号及范围,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申请及其职责,审查批准并公布。未经批准公布的行业标准代号不得使用。


第十条 在行业标准制定、实施过程中存在争议的,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商;协商不成的报请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机制解决。


第十一条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制定行业标准的程序一般包括:立项、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编号、批准发布、备案。




第十二条 行业标准立项前,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核查,已有推荐性国家标准或者相关标准立项计划的应当不予立项。


第十三条 起草行业标准应当与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避免交叉、重复和矛盾。


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三十日。


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和内资企业平等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委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者成立审查专家组对行业标准送审稿开展技术审查,重点审查技术要求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规范性。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专家组应当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广泛代表性。标准起草人员不得承担同一标准的技术审查工作。


已有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不再新增专业领域的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十五条 行业标准一般不涉及专利。行业标准中涉及的专利应当是实施该标准必不可少的专利,其管理参照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行业标准确需采用国际标准的,应当符合有关国际组织的版权政策,获得国际标准组织中国成员体同意。以国外标准为基础起草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国外标准发布机构的版权政策。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