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济南兵妈妈刘仲贤一腔热血向兵营 大爱无疆传佳话
是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便家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她与丈夫魏太顺一生含辛茹苦,先后把五个儿子培养成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并将其中的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相继送进部队,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提起刘大妈,当地干部群众无不称赞她是一位优秀的“兵妈妈”。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家庭生活还十分困难,她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五个儿子。刘仲贤与丈夫以种地为生,完全依靠自己的一双手勤俭持家,地里来地 里去,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辛辛苦苦拉扯着五个儿子,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说实话,连养家糊口都很难,全家过着勉强维持温 饱的日子。然而,即使在家庭生活捉襟见肘的状况下,他们仍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1982年开始,先后送老大、老二、老四、老五,四个儿子参军入伍。当 时,随着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越来越好,周围很多跟孩子们年龄相仿的人纷纷外出打工或经商,或从事经济作物种 植,都成了致富能手,涌现出不少万元户,而她仍然坚持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去参军,很多人非常不理解,亲戚朋友经常有人劝她:“孩子当兵,一时半会儿能有啥好 处?你看看别人,再看看你家,穷成啥样了?眼见着五个儿子一个个长大,找媳妇,就是前脚后脚的事,家里能拿出几个彩礼钱啊?别犯糊涂了!趁着形势好,赶快 让儿子们学点手艺,找个致富门路,多挣点钱,找个好媳妇,早抱孙子吧!”每当听到人们这些劝说,她都是笑着说:“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哪?要是家家都不让孩子 去当兵,国家怎么能安生啊!孩子们能够去保家卫国,是全家人的光荣啊!国家经济再困难,都让俺把五个儿子养大了,俺得带头参军才对啊!”
刘仲贤的小儿子魏俊青到了应征入伍的年龄时,看到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十几口人的大家庭,二十多亩责任田,还要照顾70多岁的奶奶以及年幼的侄 子,只有二哥、二嫂在家干活,就决定高中毕业后留在家里帮忙照顾家庭。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母亲时,刘仲贤坚决反对。她对儿子说:“知儿莫如母,妈知道你也 挺想去参军,从小就爱偷着戴你哥的军帽,偷穿军装,你以为妈不知道么?当兵保国是义务,做人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国家。再说,年轻人到部队大熔炉里锻炼锻炼也 是一件好事啊!家里有你二哥、二嫂,我和你爸也还干的动,大事小事不用你们挂心,你尽管去部队吧!”她跟丈夫打声招呼,毫不犹豫地领着儿子报了名。
在孩子们服役期间,刘仲贤经常通过书信和电话,教育引导孩子当兵就要当出个样来,在部队要听首长的话,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安心服役,努力工 作,为家乡,为自家争光。要像雷锋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做个好军人,报效祖国。磨难使人坚强,五个孩子都很懂事,他们知道父母的不易, 从小就很听话,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在部队领导的关怀和父母的谆谆教导下,四个参军的儿子个个不负重望,都在部队受过嘉奖,取得了优异成绩。大儿子魏俊财 18岁当兵,团级干部,现已转业在青岛上班。老三魏俊福18岁当兵,师级干部,2008年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工作。老四魏俊民18岁当兵,现在山西长治市 服役,团级干部。老五魏俊青17岁当兵,曾在陕西服役,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并多次在部队荣立三等功,成为有名的飞机维修能手,现转业到地方工作。尤 其难能可贵的是,次子魏俊国虽然在家务农,却也毫不示弱,在与父母照顾好奶奶的同时,不断学习致富本领,成为周边有名的农机手、种田能手。2010年,刘 仲贤唯一在身边长大的孙子魏玉良也积极应征入伍,现在北京服役。送魏玉良上车的时候,刘仲贤挤到跟前,抓住孙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玉良啊!你爸那时候 也想跟你大伯一样去当兵,可是咱家实在缺劳力,就没让他去,兄弟五个,就他一个没穿上军装,奶奶心里可不是滋味啦!你挺小的时候,我心里就想,你爸没实现 的愿望,你要是能实现该多好啊!现在可不就真成了嘛!邻居你王奶奶还怕你走后,我想孙子,我跟她说,不想!咱家下一代在军队有了接班人,奶奶心里高兴还来 不及呢!在部队,别老想着家里头!要像你大伯和三个叔叔一样好好表现,为咱家争光!我和你爷爷,还有你老奶奶都等着看你的喜报呢!”
说是不想,其实,这些年刘仲贤每送走一个当兵的儿子,心里都很不舍,儿子们多是十七八岁就离家,一走好几年,当妈的能不想吗?但是,她从来不在 任何人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年迈的婆婆,她怕老人挂念孙子。想儿子的时候,她就催着丈夫挨着给他们写信,每封信都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孩子们安心服役,家里 一切都好。儿子们写信或打来电话,她从来都是只报喜不报忧。她深知,孩子们都那么孝顺,一旦知道家里有啥不顺心的事,就可能分心。刘仲贤要好,爱面子,凡 事都往最好里做。她家土地多劳力少,为了不让人看笑话,她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侍奉老人,喂猪种田,用繁重的家务和农活排遣对儿子们的想念。虽然日复一日 的劳动让她一直很瘦,但她却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总是精神矍铄。人们都纳闷:这个瘦弱的农家妇女哪来这么多精神啊!
刘仲贤的丈夫年轻时当过生产队长,带领社员没白没黑地忙活,常常顾不上家,她从不抱怨拖后腿,总是默默承担着所有家务和农活,丈夫多次被公社大 队评为优秀队长,她功不可没。改革开放初期,她家先后购置了小麦联合收割机、旋耕犁等农业机械,丈夫与次子魏俊国一起率先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大大改善了 生产条件,为村民致富增收做出了榜样。他们多次教导魏俊国:“虽然你不能像哥哥弟弟们那样参军为国效力,但是在家务农也是支援国家建设,你一定要向他们学 习,不管干啥都要干出个样来!”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她家无论是搞养殖还是种庄稼,都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刘仲贤不仅爱国拥军,还是远近闻名的好儿媳、好婆婆。她的婆婆刘继静一直活到95岁,去年刚去世。婆婆多年守寡,独自抚养 四个儿子成人,她丈夫是老大。知道婆婆年轻时不容易,受了很多苦,刘仲贤特别心疼老人,她嫁过来做长媳后,下决心带好头,好好孝敬婆婆。因为照顾得细致、 周到、体贴,老人精神头一直很好。2007年1月份,婆婆不幸得了脑血栓,作为长媳,她无怨无悔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整整一个月,她吃住在老人屋里, 为婆婆做饭、翻身、擦澡、端屎端尿,老人病情稳定后。她便买来轮椅,每天推着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到外面逛街,同街坊邻居说说话,散散心。在她的精心照顾 下,老人身体恢复得很好,见人就夸刘仲贤是个好媳妇,带动的其他儿媳也很孝顺。她的五个儿媳妇也继承了她的优良传统,对奶奶、对她和丈夫都很孝顺。 2007年,她家被章丘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十佳文明家庭”,2010年,丈夫被推选为章丘市“十佳道德模范”。
说刘仲贤是个非常优秀的兵妈妈,不但源于她全力支持自己的儿子参军服役,还因为她对本村甚至周围其他村的军人、退伍军人或烈军属怀着深厚的感 情。她热心公益事业,爱帮助人,谁家有困难,数她跑得勤,退伍军人或烈军属需要帮忙,她更是二话不说。她家,连她的小叔子,共出了6位军人的事迹远近都知 道,人们想送孩子去参军,常跑到她家来取经,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去部队的注意事项,碰到要去儿子所在部队的,她还会写信或打电话,让儿子们好好带 带新去的小老乡,让他们少想家,多为国家作贡献。相同的感受,使她和许多兵妈妈成了要好的朋友,大家想孩子时,常聚在她家。不管多忙,她都会放下手头的 活,与她们一块拉拉呱,唠唠嗑,说说儿子们的获奖情况。受到她的感染,大家很快就会从想念儿子的惆怅中解脱出来,她们说:“我们才一个孩子当兵,人家老刘 四个儿子、一个孙子都在部队,不比咱更想孩子啊!”
村里的退伍军人也经常到她家来串门,跟她丈夫和儿子下下棋,聊聊天。她家有大型农机器械,收割播种都不难,而其他烈军属家里缺劳力,收种肯定不 容易,因此,每年农忙,她都嘱咐丈夫和二儿子先给没劳力的烈军属和家庭困难的退伍军人收种。碰到家里经济不好的,干脆免费帮忙,她家的义举得到乡亲们和烈 军属、退伍军人的交口称赞。有一年秋天,儿子给一个妻子得了重病的退伍军人犁完地、播上种,就去别家耕种了。到了晚上,那个退伍军人去她家送钱,刘仲贤说 什么也不要。她说:“你拉扯着两个孩子,媳妇又生了病,这点钱算啥?拿去给孩子们买奶喝吧!”说完,还把刚出锅的十来个菜包子用绒布包好了硬塞到他手里 说:“你忙得还没吃饭吧?快拿去跟孩子们吃晚饭吧!”那个扛过枪、救过灾、驻守过边防哨所的汉子含着热泪,感激地说:“刘婶呀!你家劳力也不多,地一快都 没耕种,先紧着给我家种完了,现在一分钱都不要,还给我送吃的,您让我怎么说好啊!”刘仲贤说:“你也是当过兵的,为保卫国家做过贡献,我一看到你们这些 孩子就感到亲切!现在你有困难,帮助你是应该的,你千万别放在心上!家里有啥困难,只管告诉婶儿!我和你叔一定会尽力帮忙!”
孩子们渐渐长大,刘仲贤也逐渐年老。多年来,这位伟大的母亲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始终如一地以实际行动全身心支持儿孙服役、工作,以优秀的品 德,崇高的母爱,塑造了新时期军人母亲的良好形象。正是这份无私和伟大的母爱,时刻激励着孩子们在部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这位优秀的“兵妈妈”用平凡的 事迹和一腔热血,书写着对亲情的爱,对社会的爱,对祖国、对军营的无疆大爱!